近日,朝阳市生态环境局启动2025年生态环境执法稽查工作,组建专项稽查组对凌源、喀左、朝阳县三个县(市)分局开展生态环境执法专项稽查,以“全流程监督、靶向性整改”为抓手,聚焦执法规范化建设与效能提升,构建“稽查-整改-练兵”闭环机制,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地见效。
高位统筹+联合联动,织密稽查“责任网”
此次稽查工作严格遵循“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原则,由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与局综合科共同牵头,抽调3名执法稽查骨干、2名法制审核专家组成联合工作组,聚焦“执法任务重、信访投诉集中”的重点领域,实现三县(市)稽查覆盖无死角。工作中创新采用“线上智能分析+线下实地核验”双轨模式:线上依托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平台,对三县(市)2025年以来的行政处罚案卷、现场检查记录、移动执法系统数据进行智能筛查,精准锁定“案卷证据完整性、处罚裁量合理性”等潜在问题;线下深入县(市),通过查阅台账、访谈执法人员、座谈等方式,实地验证执法程序合规性,确保稽查工作既“见数据”又“见实情”。
聚焦重点+靶向发力,打好规范“组合拳”
工作组围绕“日常稽查+专项稽查+专案稽查”多维度,将执法规范要求落到实处。在现场执法规范性核查中,重点检查三县(市)对“正面清单企业”的差异化监管落实情况,查看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扫码入企”备案、文明执法用语记录等细节,严防“随意检查、重复检查”;在案卷质量评查环节,对照《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审核20余份行政处罚案卷,重点排查“证据链不完整、同案不同罚、应移未移”等问题,现场指出并指导整改案卷瑕疵10处;抽查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记录、全过程音视频资料,确保行政执法公示及时、执法记录完整、法制审核到位,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严督实改+长效巩固,筑牢生态“防护墙”
工作组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对稽查发现的22个问题,现场向被稽查单位反馈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人员;针对“自由裁量权适用、执法着装规范”等常见问题,为县域执法机构提供精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