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举行省级营商监督员聘任会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时间:2025-07-11来源:朝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作者: 点击: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部署,凝聚社会监督力量,加强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民主监督,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7月10日下午,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5年度朝阳市生态环境执法领域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聘任暨座谈会议。35名来自市直及各县(市)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代表被聘任为第四届省级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聘期三年。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厚春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郭大维队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县(市)分局分管领导和16名监督员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郭大维同志通报《2024年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监督机制工作情况》,宣读《2025年度朝阳市生态环境执法领域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监督员在三年聘期内的监督范围、权利义务及工作要求。

    “三年的聘期,是信任更是责任。”省人大代表、辽宁中环祥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力贺作为监督员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将认真学习生态环境领域相关政策法规,在聘期内深入企业和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收集和反馈意见建议,客观公正地履行监督职责,为推动朝阳市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贡献力量。

    会上还进行了座谈,来自不同行业的监督员们围绕优化政务服务、生态环境执法领域营商环境建设等展开深入交流,就企业发展制约因素、法律培训、行政处罚等问题积极探讨,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

    监督员张国良谈到,曾遇到执法严格的情况,但过程有理有据,他建议执法中多征求企业意见、加强协商,更好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何宜群感慨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常年顶严寒冒酷暑,十分辛苦,建议联合农业农村、司法、乡村振兴等部门及公众窗口单位,通过联办节目、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加强普法,同时严格审查监督问题,促进执法严谨规范,既督促企业依法经营,也让监督员更深入了解违法情形;闫晓伟指出畜禽养殖中百姓与企业的矛盾多在粪污处理,建议加强“为何建防渗池”“直排漏排危害”等内容的普法,通过专题会议指导企业梳理整改投入;来自公安系统的孟令波建议加强部门交叉监督,在减免处罚环节吸纳法律工作者意见,确保合理合法,他认为近年执法规范化变化显著;赵永存则关注“监管与服务”的平衡点,认为需兼顾严格执法与企业发展……

    最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厚春华同志作了总结讲话。她指出,过去三年,我市生态环境执法领域营商环境工作在历届监督员的努力下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效果实的行动,有力护航了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了我市生态环境执法领域营商环境建设水平。今年,省厅将营商监督员聘期由一年调整至三年,三年聘期是构建长效监督机制的关键,将确保监督员深入熟悉生态环境工作,持续发挥监督作用。希望各位监督员在接下来的三年中,能履行好监督员职责,与市生态环境部门密切配合,既要当好“执法质检员”,紧盯生态环境领域行政审批、执法监管、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从公众常识、公序良俗角度提出意见建议,推动执法行为更透明、更公正;又要当好“政企连心桥”,倾听企业诉求,反馈环境治理“难点堵点”,助力生态环境部门精准施策,实现“监管力度”与“服务温度”的统一;还要当好“环境宣传员”,积极传播生态环境执法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带动形成“人人参与监督、共建一流环境”的社会氛围,共同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建立健全与营商监督员的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主动通报工作进展,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及时研究解决监督员反映的问题,以监督促改进、以监督提效能,全力打造一流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为朝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