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环发〔2020〕5号
根据省市两级政府的年度工作安排及201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要求,为做好朝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上级部署,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编制朝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意义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承上启下的五年规划。“十四五”时期也是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阶段、开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关系到朝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未来五年、后污染防治攻坚战时代的发展方向,为落实各项任务要求提供重要依据及有效保障。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论述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根本遵循。
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全面认识、准确研判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把握国家宏观环境政策新取向,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紧紧抓住绿色消费的窗口机遇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依托,以生态环境为保障,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转型,探索生态环境保护新道路,推动朝阳振兴发展。
到2025年,使朝阳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质量有一个新的提升,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力开创朝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局面。
二、朝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总体要求
研究和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要全面系统评估“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特别是未完成指标存在问题和困难及原因分析,客观总结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凝练出有利于指导“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视察辽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着重解决关系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十四五”时期工作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指导全市未来五年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行动纲领。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朝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朝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主要任务
(一)加强重大问题研究
充分利用全市污染源普查、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饮用水源地安全、白石水库、阎王鼻子水库湖泊综合治理、大凌河流域生态补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凌河水污染治理、流域调查等现有基础性研究成果,立足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以生态环境垂管机制体制改革为契机,围绕改善环境质量、优化经济发展和保障生态安全为主要目标,重点开展环境形势分析、环境目标、总量控制目标、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重大工程项目、规划实施保障、投入机制、目标责任考核以及环保规划体系等方面研究,理清发展思路,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支撑和指导。
(二)完成前期规划评估
根据朝阳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目标和要求,对主要污染物削减、重点流域区域环境质量指标、主要领域环境保护任务、重点工程项目的完成情况认真开展评估,未完成指标存在问题和困难,总结分析规划实施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丰富拓宽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思路与领域。
(三)组织编制专项规划
在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意见征集、课题研究等基础上,市局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十三五”环保规划评估和全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经费投入及保障措施。体现大生态、大环保理念,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区域差别化。各县(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编制辖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
针对全市突出环境问题以及重点环保任务,围绕实现“十四五”期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目标,局机关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提出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专项规划的基础材料和重点项目。
针对全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及重点环保任务,围绕实现“十四五”期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目标,各科室、单位根据本职工作和承担的任务和指标,提出纳入“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事项,列出重点工作任务、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结合实际进行基础情况分析形势分析,战略分析,可达、不可达指标分析。报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四、朝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工作要求
(一)重视环境与经济发展态势的研判
在新的发展阶段,环境保护被赋予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促进科学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历史职责,责任更加重大。当前到未来一段时间,我市的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城市化形态、社会氛围、治理结构、政府职能、资源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等都将发生明显的转变,新的环境问题也不断涌现,《环境保护法》的修订与两高司法解释对环境保护将产生重大的影响。针对环保工作大局和新形势、新任务,要加强调查和系统谋划,深入研究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充分调研制约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性问题,积极破解关系全局和长远的主要矛盾,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探索环境保护改革新举措,谋划长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二)合理设定规划目标指标
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全面理解、科学设定发展指标体系。应从环境质量改善、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出发,对土壤、农村、地下水等薄弱环节予以关注,以环境质量为导向,以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重点,科学合理确定具体目标。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尤其加强基层环境监管、环境监察和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要按照功能区定位,制定差别化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
(三)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十四五”期间,面临十分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许多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解决。规划要改变过去那种面面俱到、针对性不强的弊病。要按照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一步增强规划的针对性,突出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大工程,突出改革创新,使规划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要广泛开展调研活动,不闭门造车、各自为战,深入研究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战略性思路和对策措施。做好重大工程项目的筛选、论证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保证重大工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四)发扬民主提高社会参与度
要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参与度。在规划编制的各个环节,都要采取多种形式,保障人民群众了解和参与规划编制的权利。要妥善处理好保密与提高透明度的关系,为社会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开辟畅通的渠道,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要注意吸收不同观点。要采取适当形式提高社会参与的广泛性。要发挥好专家库、科研机构、咨询机构的作用,广泛吸收专业技术人员、企业、中介等各方人士的意见,形成规范化的规划决策咨询机制。
(五)妥善处理好规划相互的衔接和协调
要坚持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妥善处理好五年目标与长远目标、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指导性与约束性、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关系,处理好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与省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等不同规划之间的衔接,处理好规划、政策以及制度建立之间的协调。
五、朝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编制进度安排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调研(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
组织开展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形成朝阳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框架。主要工作包括: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落实情况、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开展“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分析、规划重大问题研究;广泛开展调研工作,听取发改、资源、水务、农业、工信、住建、交通、综合执法等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做好与国家、省生态环境保护思路和朝阳市发展思路的汇报衔接,提出请求纳入上级规划思路的建议;做好向领导小组的汇报,修改完善后提交局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二)起草规划(2020年4月至2020年7月)
开展“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起草形成《朝阳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初稿)。主要工作包括:开展规划的起草工作,完成《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落实情况》、《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式分析》、《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专题报告,组织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局和各科室、单位研究提出需要纳入规划的重要指标、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举措等;加强与《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和《朝阳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汇报衔接。
(三)组织论证(2020年8月至2020年11月)
主要开展规划的修改完善和论证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广泛征求市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工作;吸纳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并根据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
(四)会签报批(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
2021年2月前,完成规划的修改完善和报批工作。市政府批准后,报省生态环境厅备案。各县(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经本级政府批准后,报市生态环境局备案。
六、建立规划领导组织机制
(一)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为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工作的开展,市生态环境局成立朝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详见附件1)。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审定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和规划文本;主持规划编制中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的研究;研究和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审查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规划财务科),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规划》,负责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工作,研究落实各阶段任务。
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班子,确定专职人员,扎实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二)规划技术组
市生态环境局抽调技术骨干组成朝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技术组,负责规划编制的培训和技术审查。建立固定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规划研究编制的各项工作。
(三)组建专家队伍
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对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邀请不同领域专家组成市“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咨询组,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技术指导。
附件:朝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名单
朝阳市生态环境局
2020年3月5日
附件:
朝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徐 明
副组长:孙守堂 王晓东 张连友 厚春华
成 员:邢志杰 杜 东 张永鹏 王旭东 任勇军
马东升 赵书兰 傅 博 王紫旭 钱志华
宫秀英 白丽艳 李晓文 杨 柏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规财科,办公室主任由邢志杰兼任。